▍保單健檢痛苦之首 • 終身醫療險
2020 Sep 11 保險白話文 業界剖析 醫療險
最近幫好幾位朋友檢視保單,我發現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痛點「終身醫療險」,尤其是在聽完我的解釋後,他們了解到所繳保費和終身醫療險給的保障跟他們想像的有很大的落差時,都感到非常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我一直想寫一篇文章來說明終身醫療險的問題,今天看到南山人壽廖一聰先生書裡的這段話,真的深得我心,完全點出我想說的 ! 分享給大家
看完的朋友趕快去檢查一下自己的保單是不是也買了「終身醫療險」喔?
-----------------
▶️商品式銷售導向
保險業最令人擔憂的一個問題,
就是許多公司没有完整的教育訓練,
只會針對商品進行銷售訓練,
卻没有告訴業務員為何會有這樣的商品,
也沒有指導業務員如何透過專業規劃來提供合適的商品,
當保險公司不斷要求業務員主推某種商品,
不明就理的客戶看到别人買了熱銷商品,
就會覺得自己應該也要購買,
而不是考量這種商品是否合適,
終身醫療險的濫售就是個典型例子。
▶️太在意終身
台灣人在意「終身」這兩個字,
當一般住院酱療險只能保障到七十五或七十九歲時,
終身酱療險就變成社會大眾趨之若鶩的寵兒。
從名稱來看,
終身醫療險似乎能彌補老年住院醫療費用的不足,
實際上卻只是定額津貼,
而且保費頗高。
如果住院三天花掉五萬元,
它的理賠就是杯水車薪了,
因為它缺乏實支實付的保障功能。
業務員通常只會強調「終身」兩個字,
卻不願意甚至無法說明真正的保障内容。
它不該被稱為終身「醫療」險,而是終身「住院津貼」險,
完全無法跟實支實付路療險的保障内容相提並論。
更精糕的是,
某些業務員為了搶業績
竟然建議客戶解除原本的實支實付醫療險,
將預算轉移到終身醫療險。
這些業務員用盡各種詞彙批評實支實付醫療險或別家的商品,
實在非常不妥,
因為客戶以前會購買那樣的商品一定有他的道理或考量。
我們不該在這個時間點批評客戶,
頂多指出原本的保單原本的保單不太適合現況,
需要重新規劃,彌補新增的需求。
砍掉原本的保障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
千萬不要隨便砍掉重來,
只要調整或加強保障即可。
▶️實支實付險才是最重要
我自己没有投保終身醫療險,
這麼多年來,
除非客户很堅持,
否則我也不想銷售;
而當客戶堅持購買時,
我會說明清楚,
大多數客戶覺得我分析有道理,
通常也不會繼續堅持。
終身醫療險真的沒有太大用處,
運用實支實付險來分攤日漸沈重的醫療開銷反而更重要。
想想看當你80歲時,
住院拿到一兩千塊的津貼重要嗎?
何必犧牲目前的生活品質,
挪出預算,花費比實支實付醫療險多上好幾倍的保費,
購買終身住院時僅有微薄津貼,
沒住院就是一場空的保險?
更何況,我們一定會活到八十歲嗎?
▶️用終身壽險解決老年醫療問題
那麼我們要如何彌補老年醫療費用呢?
其實終身壽險的保單價值准備金就很合適,
投保了終身壽險,年老時若是急需用錢,
隨時可動用保單價值准備金應急。
相反地,
假如你購買的是終身醫療險,
一定要住院才有津貼,
沒住院就兩手空空,
而且住院給付也有一定限制,
不是想領多少就有多少。
幫客户規劃時,我喜歡護客戶擁有選擇權。
終身醫療險没有選擇權,只能乖乖繳費二十年,
乖乖等著住院領錢,沒有其他選擇,
而且繳費過程不能中断;
一旦中斷保單就失效,
因為這種商品沒有保單價值准備金。
相較於此,
我們可以自由運用終身壽險的保單價值准備金,
不論住院與否,
就算只是身體微恙躺在家裡休息,
都能進用這筆準備金,
這是終身醫療險無法相提並論的。
▶️ 終身醫療險是預算足夠時最後的補充包
凡事都要循序漸進,
購買保險也一樣。
終身醫療險是一種進階性商品,
當你具有足夠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傷害險、重病險、癌症險、壽險保額
且行有餘力時,才需要考慮終身醫療險。
唯有如此循序漸進的規劃,
才能妥善架設管理風險的安全網!
#讓保險回歸保障
與我預約一對一,開啟一場知性又有趣的財務對談
你是否跟當初的我一樣,
三不五時就會想起自己每年花錢買的保險,
好奇到底能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幫自己多少忙?
想要找自己認識的保險業務員朋友問一下,
又怕麻煩人家,到時候如果不跟他買自己又會有人情壓力?
想找專業人士聊聊保險,但又怕一直被騷擾
立馬點下面這個連結,來一場享有兩大保證的保險諮詢對談吧!
https://forms.gle/DpyC7f3eqcVAYWZ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