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中肯哥 謝克群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
  • 保單心智圖檢視
  • 線上課程
  • 保險白話文
    回主選單
    • 新生兒保險
    • 失能險
    • 醫療險
    • 旅平險
    • 儲蓄險
    • 長照險
  • 成長新法
    回主選單
    • 個人成長
    • 學習心得
    • 跨界思考
    • 靈性成長
    • 好書推薦
    • 銷售賦能
  • 投資理財
    回主選單
    • 美股投資
    • 退休規劃
    • 理財心法
    • 勞保勞退
  • 保單諮詢
  • 喝杯咖啡
  • Join us
  • Login
  • 0
    保險中肯哥 謝克群
  • 關於我
  • 保單心智圖檢視
  • 線上課程
  • 保險白話文
    新生兒保險 失能險 醫療險 旅平險 儲蓄險 長照險
  • 成長新法
    個人成長 學習心得 跨界思考 靈性成長 好書推薦 銷售賦能
  • 投資理財
    美股投資 退休規劃 理財心法 勞保勞退
  • 保單諮詢
  • 喝杯咖啡
  • 文章總覽
  • 分類
  • 保險白話文 (131)
    • 社會保險 (2)
    • 業界剖析 (10)
    • 失能險 (6)
    • 新生兒保險 (4)
    • 醫療險 (8)
    • 旅平險 (1)
    • 儲蓄險 (4)
    • 壽險 (5)
    • 風險管理 (5)
    • 長照險 (1)
    • 常見問題 (3)
    • 車險
    • 保險財富傳承
    • 投資型保單 (1)
  • 保險資訊懶人包 (17)
  • 網友提問 (6)
  • 隨筆 (8)
  • 投資理財 (27)
    • 退休規劃 (4)
    • 勞保勞退
    • 美股投資
    • 理財觀念 (7)
  • 跟我喝咖啡 (8)
  • 成長新法 (113)
    • 靈性成長 (14)
    • 保險業生存心法 (33)
    • 好書推薦 (5)
    • 個人成長 (18)
    • 學習心得 (8)
    • 跨界思考 (8)
    • 親子教養 (3)
    • AI學習 (1)
爸媽保險怎麼辦、父母團保建議、長輩保險推薦、父母健康保險、公司團保附加家人 旅平險
  1. 首頁
  2. 部落格
  3. 【我們最怕成為父母,卻常常不知不覺變成他們】

——原生家庭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你的「學校」

【我們最怕成為父母,卻常常不知不覺變成他們】

2025 Nov 19 靈性成長 個人成長
【我們最怕成為父母,卻常常不知不覺變成他們】
​
——原生家庭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你的「學校」
​
​▍你以為的枷鎖,其實是最初的啟蒙

前幾天被約喝咖啡,我遇到一位三十多歲的朋友小P。

她說自己最近很困惑:
​
「明明我努力想過跟爸媽不一樣的人生,但為什麼我還是覺得自己被困住?」
她舉了個例子:
​
小時候,她最討厭父母吵架,總告訴自己:「我以後絕對不要找一個愛爭吵的伴侶。」
​
可是結婚後,她卻發現另一半的脾氣一樣暴躁,兩人爭執的場景,竟然像是父母的翻版。
​
她苦笑著說:
「我以為我在逃離,但最後還是回到了原點。」

這段對話讓我想起一個深刻的現實:

其實我前一段婚姻,好像也是這樣
離婚後我仔細反省,才發覺其實我在過往面對爭執時

往往不知不覺做出跟我父親一樣的反應和模式
​
​
🔍 為什麼我們會「複製」父母?
​
後來我才慢慢明白,這一切並不是巧合。
​
在《原生家庭: 一所隱密的學校》這本書中就有提到
​
我們最抗拒的東西,往往就是我們最容易重複的東西。
​
原生家庭,就像是一面無形的鏡子,無論你多想逃開,它依然影響著你的人生軌跡。
​
其實,我們的生命模式,大多來自「原生家庭」。

在我們還不懂分辨是非、沒有邏輯思考之前,父母的言行就像「程式碼」一樣,一點一滴輸入到我們的潛意識裡
​
​
父母怎麼看待錢,我們就會潛移默化地繼承。

父母怎麼面對壓力,我們就會自然複製。

父母怎麼愛我們,我們就會相信「愛」就是那個樣子。
​
​
於是,我們的人生就帶著一個看不見的「底層作業系統」,
它自動運行,支配我們的情緒、選擇與人際關係。
​
​
🌀 抗拒的背後,藏著更深的糾纏
​
很多人會說:「我才不要像我爸媽!」
​
但心理學告訴我們:抗拒得越大,複製得越深。
因為抗拒也是一種「緊抓不放」。
​
你越是不想成為那個樣子,你就越把焦點放在那個樣子上。

最後,它反而成為你最容易掉進去的陷阱。
​
就像:
​
我從小反感媽媽的憂心匆匆,結果長大後就也總被恐懼圍繞。

有些人討厭父親的冷漠,長大卻不知不覺在伴侶關係裡變得疏離。

還有人最怕母親的情緒化,但當自己承受壓力時,卻一模一樣地情緒失控。
​
這就是所謂的 「內在衝突」。

我們以為自己在反抗父母、逃離傷痛,卻沒發現那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繼承。
​
​
💔 家族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的一生?
​
1. 親密關係
​
我們最初學習的「愛」來自父母。
​
如果父母之間缺乏親密感,我們可能不自覺地找一個「像父母」的伴侶,來延續熟悉的模式;
​
或者,極端地去找一個「完全不像父母」的人,來對抗那份熟悉。
​
例如:小玲小時候常看見父親缺席家庭生活,她內心渴望被重視。長大後,她特別容易被「很在乎她」的人吸引,但這份吸引常常帶來控制與窒息。
​
2. 金錢與事業
​
有人努力賺錢,表面上是追求成功,但深層動力卻是:「我要讓爸媽看到,我很棒!」
​
於是,他們拼命往前衝,卻怎麼也填不滿內心的匱乏。
​
我認識一位朋友阿迪,他父親早逝,他把自己逼到每天只睡四小時,因為他心裡一直想:「如果我更成功,爸爸就會為我驕傲吧。」
​
然而,不論他賺了多少錢,心裡的那個洞始終沒有填滿。
​
3. 親子關係
​
最諷刺的是,當我們成為父母後,
那些曾經最不想要的東西,往往會複製給孩子。
​
還有一個朋友,小時候最恨媽媽的「拿別人家小孩比較」
結果現在他也忍不住對兒子說:「你看人家誰誰誰考得多好。」
​
這些語言,就像代代相傳的「咒語」
如果沒有意識去打破,就會一代一代延續下去。
​
🌱 那要怎麼打破這個迴圈?
​
真正的解方,不是「更努力抗拒」,而是走向 覺察、接納與放下。
​
📌覺察:

先看見自己身上的影子。
當你情緒或行為爆發時,問自己:「這個反應,像不像我的父母?」
​
📌接納:

承認父母就是那樣,也承認自己可能會不小心重複。
接納不是妥協,而是誠實面對事實。
​
​
📌放下:

當我們願意接納,才能真的放下那些限制性的信念——
「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
​
​
​
🌈 與父母和解,其實是與自己和解
​
有些人以為「與父母和解」就是要原諒他們,其實不必。
真正的和解,是允許自己不再被過去的模式所綁架。
​
當我們能夠與父母的影子和平共處
​
我們才有力量去選擇:

🛑在親密關係裡,給出更多真實的愛;
​
​
🛑在工作與金錢上,不再只為了取悅誰,而是真正為了自己;
​
​
🛑在親子互動中,傳遞的是支持與理解,而不是比較與壓力。
​
​
​
💡 人生最大的自由,不是逃離父母的影子
​
而是即使帶著那些影子,依然能選擇活出自己。
​
📌 如果你讀到這裡,心裡浮現了某些場景、某些話語
​
也許,這就是一個提醒:
你的生命,正在呼喚你去 覺察、接納、放下
個人照片

感謝你的閱讀,希望這些內容對你有幫助Ken
我是謝克群,江湖人稱中肯哥

留美壽險顧問,台新人壽保險業務員。透過分享專業保險科普與生活自癒故事, 讓一般民眾能夠釐清購買保險所發生的問題,找到安心詢問的方式,避免人情保單的壓力和困境。 並且陪伴每一個客戶在歷經人生轉折時,找到新出口, 同時傳遞婚姻經歷和親子陪伴心得,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幸福。

我有幾個特別服務可以預約,體驗過的朋友都覺得很有價值的,歡迎你的預約~

最中肯的保險健檢諮詢 找中肯哥喝杯人生咖啡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餐廳桌角遇見哲學家:紀錄片《初心》觀後心得

▍ 【業務力賦能】1-3 打造天賦銷售力

提到業務銷售,大家一定聽過一句話:「三流的業務賣產品,二流的業務賣需求,一流的業務賣自己」。這句話聽起來很激勵,但要怎麼樣變成一個能夠賣出自己的一流業務呢? 我認為要從「找到自己的天賦特質」開始,因為業務工作就是一個你把時間花在哪裡,客戶就會得到什麼樣東西的過程。例如,滿腦子鑽研產品特色的人,就只能用產品導向思維做銷售。因此,一個花越多時間了解自己的人,自然就更容易變成可以銷售出自己的人,打造出天賦銷售力。

▋ 用自負額醫療險補足實支實付要避免踩的雷

​ 前幾天幫日更群群友做心智圖保單檢視,發現了他有一張保單 ​ 業務員使用自負額醫療險想補足他原有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但方式讓人搖頭,忍不住PO到臉書上 ​ 但是這貼文大概只有業內人士看得懂,所以就收到私訊提問 ​ 所以特別作了一張圖,試著解釋讓大家了解如果用自負額醫療險需要注意的事項

【#勞退是否自提】 勞退規劃與企業管理

提到退休準備,不管是員工還是企業,​ 勞工退休金一直是一塊很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 勞工退休金俗稱「勞退」,​ 是退休金準備的第二層(第一層是勞保老年年金),​ 只要是有員工的雇主都需要替員工提撥薪資一定比例的退休準備金。​

▍聊得來,成交就會順!無壓力破冰的四種心法

信任,是所有事物的基礎,更是一個成功銷售的關鍵。而信任是由兩部份組成,可信度和親切度,前者是專業能力的累積,後者是個人特質的展現。雖說兩者兼備才能贏得客戶,但讓客戶先喜歡你絕對是第一步,先讓客戶打開心房,他們才有意願看見你的專業。在過往多年的業務經驗中,我發現客戶對我們的第一印象極為重要,這樣的第一印象不只是外在儀表和肢體動作,更多的是在聊天過程中的談吐和連結感,這種感覺就是俗稱的「聊得來」,跟聊得來的朋友談生意就是特別愉快,也特別容易成交,因為無形中我們已經讓客戶喜歡我們這個人,也連帶喜歡我們提供的服務或解決方案

【#險種剖析】 ​ 75歲後啟動的終身實支實付值得買嗎?​

#新型態的終身醫療險 ​ 幫朋友做保單心智圖健檢 一直是我一個很受歡迎的服務 (留言處有預約連結) ​ 三不五時就會有好一陣子不見得的朋友 或是從來沒見過面但線上聊得來的臉友 會填預約表單來找我 ​ 最近一位快六年不見的朋友來做諮詢 我約她在Gather Town線上相見 幫她做心智圖的同時 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新險種型態 這個險種之前就有耳聞 但在實務上遇到是第一次

關於我

  • 自我介紹
  • 保險白話文
  • 電子報訂閱
  • 退費政策

文章分類

  • 失能險
  • 網友提問

聯絡我們

  • Email: kouchun@gmail.com
  • 聯絡電話: Line id : kouchunh
  • 公司名稱: 台新人壽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保險中肯哥 謝克群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