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自負額醫療險補足實支實付要避免踩的雷
2023 Sep 01 保險白話文 醫療險
▋ 用自負額醫療險補足實支實付要避免踩的雷
前幾天幫日更群群友做心智圖保單檢視,發現了他有一張保單
業務員使用自負額醫療險想補足他原有的實支實付醫療險,但方式讓人搖頭,忍不住PO到臉書上
但是這貼文大概只有業內人士看得懂,所以就收到私訊提問
所以特別作了一張圖,試著解釋讓大家了解如果用自負額醫療險需要注意的事項
▶ 名詞解釋
➊ 實支實付醫療險 : 顧名思義,就是實際支付多少錢,就理賠多少錢的保險。當我們住院接受治療時,會面對三種支出,病房費、手術費、醫藥雜費,實支實付保險可以讓我們在購買的額度內得到保險公司的給付。
所以等同我們先自己墊錢,然後保險公司再補給我們。而由於全民健保有越來越多手術和藥物無法給付,因此實支實付我們購買的額度是否足夠高就很重要,通常我會建議至少要買到每兩個禮拜有20萬的額度。
➋ 自負額醫療險 : 這種保險會有一個自負額的設定,在超過這個自負額時,保險公司才會啟動理賠。例如,自付額為三萬元的醫療險,三萬元以下都是由保戶自己買單,只有花超過三萬,多出來的部分才會由保險公司理賠。
因此如果想補強一個舊的實支實付醫療險,除了另外新買一個實支實付外,也可以使用自負額醫療險與之搭配,增加可以被理賠的額度。
▶ 發生什麼事?
按照下圖所示,大家可以看到原來這位朋友的實支實付是3.5萬/次,但他的業務員卻用一個自負額5萬元的B型險種去幫他補強。
這樣就會產生一個1.5萬的費用缺口,只要他將來醫療費用超過五萬元,就永遠每次都自己要承擔1.5萬元,大家覺得這樣真的ok嗎?
▶ 我建議怎麼做?
最建議的作法當然是另外再買一家保險公司的實支實付,讓同時有兩家公司可以理賠你費用。
但如果一定要買在同一家公司的話,我建議的方法就是選擇自負額更低的A型險種去組合,雖然這樣做會有1.5萬的額度是重疊到,而且保費每年也會貴個兩千多元。
但是我們規劃保險一定要先推演最大的風險是什麼,再用適合的規劃去替客戶轉嫁風險,寧可有重疊到,但最忌諱保障有缺口。
以上就是我的解釋,如果還是不理解,就再請私訊我囉~
有被保險業務員糾纏過的經驗嗎?
你是不是一方面很討厭保險業務員的糾纏?
但一方面又希望能了解自己買的保險、擁有更多保障呢?
我是保險中肯哥,9年來我幫助了1000多位朋友
用沒有壓力的方式了解保單對他們人生的意義
並學會了很多理財上的知識
我有三個優勢能幫助你
1.我能用3張圖30分鐘內教會你一個保險思考架構,讓你從此買保單不踩雷
2.我會用心智圖幫你整理所有的保單,讓你可以秒懂自己的保險
3.最重要的是,我有一個不斷更新的個人網站,目前上面有200多篇文章,歡迎利用它吸收新知。
學習保險理財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歡迎點擊下面連結跟我一起討論。
▶️ 最中肯的保險健檢諮詢 https://papaken.life/service/detail/1
◇─◆─◇─◆─◇─◆─◇
【自學保單整理的線上課】
你有被保險業務員糾纏過的經驗嗎?
你是不是一方面很討厭他們的糾纏?
但一方面又希望能了解自己買的保險、擁有更好的保障呢?
我是保險中肯哥,我將九年來跟客戶對談保險的經驗
濃縮成一門兩個小時的線上課程
透過三張圖解和自創的心智圖保單整理法
讓你可以不用靠業務員就能擁有一個完整的保險思考架構
從此規劃保單不再踩雷
點此連結,從此掌握保單的自主權!
感謝你的閱讀,希望這些內容對你有幫助Ken
我是謝克群,江湖人稱中肯哥
留美壽險顧問,透過分享專業保險科普與生活自癒故事, 讓一般民眾能夠釐清購買保險所發生的問題,找到安心詢問的方式,避免人情保單的壓力和困境。 並且陪伴每一個客戶在歷經人生轉折時,找到新出口, 同時傳遞婚姻經歷和親子陪伴心得,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幸福。
我有幾個特別服務可以預約,體驗過的朋友都覺得很有價值的,歡迎你的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