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中肯哥 謝克群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
  • 保單心智圖檢視
  • 線上課程
  • 保險白話文
    回主選單
    • 新生兒保險
    • 失能險
    • 醫療險
    • 旅平險
    • 儲蓄險
    • 長照險
  • 成長新法
    回主選單
    • 個人成長
    • 學習心得
    • 跨界思考
    • 靈性成長
    • 好書推薦
    • 銷售賦能
  • 投資理財
    回主選單
    • 美股投資
    • 退休規劃
    • 理財心法
    • 勞保勞退
  • 保單諮詢
  • 喝杯咖啡
  • Join us
  • Login
  • 0
    保險中肯哥 謝克群
  • 關於我
  • 保單心智圖檢視
  • 線上課程
  • 保險白話文
    新生兒保險 失能險 醫療險 旅平險 儲蓄險 長照險
  • 成長新法
    個人成長 學習心得 跨界思考 靈性成長 好書推薦 銷售賦能
  • 投資理財
    美股投資 退休規劃 理財心法 勞保勞退
  • 保單諮詢
  • 喝杯咖啡
  • 文章總覽
  • 分類
  • 保險白話文 (131)
    • 社會保險 (2)
    • 業界剖析 (10)
    • 失能險 (6)
    • 新生兒保險 (4)
    • 醫療險 (8)
    • 旅平險 (1)
    • 儲蓄險 (4)
    • 壽險 (5)
    • 風險管理 (5)
    • 長照險 (1)
    • 常見問題 (3)
    • 車險
    • 保險財富傳承
    • 投資型保單 (1)
  • 保險資訊懶人包 (17)
  • 網友提問 (6)
  • 隨筆 (8)
  • 投資理財 (27)
    • 退休規劃 (4)
    • 勞保勞退
    • 美股投資
    • 理財觀念 (7)
  • 跟我喝咖啡 (8)
  • 成長新法 (113)
    • 靈性成長 (14)
    • 保險業生存心法 (33)
    • 好書推薦 (5)
    • 個人成長 (18)
    • 學習心得 (8)
    • 跨界思考 (8)
    • 親子教養 (3)
    • AI學習 (1)
爸媽保險怎麼辦、父母團保建議、長輩保險推薦、父母健康保險、公司團保附加家人 旅平險
  1. 首頁
  2. 部落格
  3. ▌怎麼決定該不該生小孩?
該不該生小孩

▌怎麼決定該不該生小孩?

2023 Oct 02 靈性成長 成長新法 個人成長
內容目錄
  1. 🟦 重點不只是要不要生,而是跟誰一起養育孩子
  2. 🟦因為家庭創傷而不生小孩,其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3. 🟦我們不是孩子的父母,是他們的Kahu
  4. ▶ 更新補充,再次P.S.

▌怎麼決定該不該生小孩?

​
​
前天晚上參加小金魚的Chill Chill 線上聊聊,其中有一個夥伴問了一個問題
​
她說想問大家如何決定要不要生小孩,她最近遇到男友的爸媽一直在催婚,甚至沒問過她的意願就認定她一定要生小孩。
​
她其實比較傾向不生,因為自己很怕吵,也擔心自己無法做好父母的責任,收集了很多人的正反意見後,還是想聽聽我們的看法~
​
由於當時就我和另一位朋友有生孩子,巧的是剛好我家是女生宿舍,另外一個人家裡則是男生宿舍 ​ 就理所當然地由我們兩個回答了
​
因為我的回答方向有些不太一樣,所以特別紀錄下並加上一些補充,跟大家分享交流

​
​

​

🟦 重點不只是要不要生,而是跟誰一起養育孩子


​
如果你目前交往的對象很穩定,會開始思考是不是要跟他一起孕育下一代是很自然的事情。
​
但你跟另一半的價值觀、人生觀甚至對孩子養育的觀念能不能契合是非常重要的。
​
因此在下這個決定前一定要仔細觀察另一半,想清楚假如對方就保持現在的狀態,一輩子都會不改變,你真的會願意跟他一起一輩子養育下一代嗎?
​
因為如果只結婚不生小孩,其實就跟男女朋友一樣,就算彼此興趣個性不一樣,還可以各過各的相安無事,日後真的不適合比較容易分開
​
可是一旦孩子出生了,就有一個小生命你們要一起共同負起責任,這時候彼此原生家庭的東西都會跑出,小孩子就自然而然成為不同價值觀和生活習觀的交會點和戰場了。,
​
另外,我也提醒那位朋友的一點是她男友的父母一聽見是很傳統的人,會認為一定要如何如何才是正常的人生。
​
這時候,她男友能否扮演好一個防火牆的角色,讓來自他父母的這些風雨,不進入到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就很重要,不然真的結婚了,不想生又一直被催生,真的會很崩潰。
​
P.S. 題外話,所有的婆媳問題主要的核心其實都是老公,因為媽媽和太太本來就來自不同的家庭,彼此做事方法和看法有不同是很正常的,但老公是不是有guts 撐起那道防火牆去跟自己的父母表明立場,就是有沒有婆媳問題主要
的關鍵。
​

​

🟦因為家庭創傷而不生小孩,其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
閒聊的期間也有人提到,因為過往與父母和原生家庭的經驗不好,所以決定不生小孩,不想將創傷複製給下一代。
​
針對這點,我有特別提醒他們,這樣的做法其實沒有解決問題,因為存在他們心中的創傷仍然存在,就算不生小孩,同樣的課題其實還是會用不同的形式出現在往後的生命中。
​
我這邊想表達的是其實做任何事情的核心不是你外顯的行為,而是你內在的驅動力到底是恐懼匱乏還是愛?
​
例如有些人選擇生小孩其實因為恐懼跟其他人不同,或是屈服於外人的眼光,才選擇過得跟大部分人一樣。
​
但同時也有選擇不生小孩的人,透過直面自己的過往傷痛的方式修復自己的創傷,一樣可以過著更自由自在的人生。
​
所以,搞清楚自己不想生的核心原因到底是基於愛(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還是來自於恐懼(自己都說不明白的不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

🟦我們不是孩子的父母,是他們的Kahu


​
Kahu這個詞來自我最近看到的一個短影音,影片裡是這麼說的
​
「在夏威夷語當中,你不會說你是毛孩子的主人,而是說你是它們的Kahu
​
Kahu有非常多的意思,守護者、保護者、 管家、心腹隨從,是那個受信任委託來保護珍貴摯愛事物的人
​
而Kahu 保護的不適自己所擁有的財產,而是自己一部分的靈魂」
​
其實我們跟孩子的關係更是這樣子的,我們選擇被更高的存在所信任和委託去建立一段非常特別的緣分
​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似要付出很多,但其實到最後被教導和療育最多的都是我們自己
​
我們是孩子們的Kahu,孩子更是我們的Kahu,我們可以是彼此最佳的心靈成長夥伴
​
​
​
其實,讓我這個從小到大就喜歡小孩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是不精準的
​
但其實離婚後遇到MIMI醬時,我只是想找到一個終身伴侶,並沒有特別想要再有孩子,況且那年我們兩人都39歲了
​
於是我們就順其自然得讓妞妞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
​
所以對於怎麼決定該不該生小孩這個問題,我最後的回答是
​
「外面沒有別人,始終只有你自己。不管決定如何,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完整自己的內心和隔絕掉外在事物的干擾
​
在這樣的狀態下,每個決定都是最好的決定,每個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生孩或不生孩都不是目的,找到快樂和幸福才是。願你有個無畏自在的未來。」
​
你覺得該怎麼決定要不要生小孩呢? 歡迎你留言跟我說,期待看到你的想法喔


​

▶ 更新補充,再次P.S.



這裡也要提醒女方,十月懷胎後寶寶出生,妳會不由自主地以寶寶為重心去生活,這是母親的天性,但對婚姻關係卻是不好的。
要記得孩子會長大,有自己的世界要去經營,對我們最重要的事情是跟伴侶間的關係,好好經營自己的親密關係。
孩子要配合父母的生活,不是父母配合孩子的成長,做到這點,育兒生活就不累,因為我們永遠把自己當作第一順位的受益者
​

—-
我是中肯哥,喜歡分享我對人生感悟的大小事。喜歡這篇文章的你可以
- 追蹤我
- 分享文章
- 約我喝杯咖啡聊聊 
https://papaken.life/service/detail/3
 
個人照片

感謝你的閱讀,希望這些內容對你有幫助Ken
我是謝克群,江湖人稱中肯哥

留美壽險顧問,台新人壽保險業務員。透過分享專業保險科普與生活自癒故事, 讓一般民眾能夠釐清購買保險所發生的問題,找到安心詢問的方式,避免人情保單的壓力和困境。 並且陪伴每一個客戶在歷經人生轉折時,找到新出口, 同時傳遞婚姻經歷和親子陪伴心得,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幸福。

我有幾個特別服務可以預約,體驗過的朋友都覺得很有價值的,歡迎你的預約~

最中肯的保險健檢諮詢 找中肯哥喝杯人生咖啡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保單心智圖檢視】因每個人都值得了解自己的保障​!

最近一早醒來​ 不是在做保單心智圖​ 就是在做心智圖的路上​ 突然發現做心智圖時是我的 #心流狀態 ​ 研發出這種檢視法已經快五年了​ 最近突然想到可以用小徽章著色的方式​ 讓客戶更清楚看懂自己的保障​ 果然一推出就大受好評​ ​

▍疫後大時代,線上轉型正開始

疫情造成了社交距離和工作習慣的改變,最顯見的是消費者更加依賴網路搜集資訊,也逐漸習慣線上會議中溝通的模式。這些改變即使疫情結束也不會消失,只會往前不會往後了。 因此,各行各業無不絞盡腦汁來應付這樣的挑戰。例如,房地產業就紛紛推出線上帶看房子的功能,遇上有興趣的買家就使用視訊會議軟體分別做線上斡旋。而針對保險業,金管機關也迅速放寬網路投保的限制,讓業務員可以透過線上錄影的方式替客戶完成零接觸式的投保。

【#勞退是否自提】 ​ 勞退規劃與企業管理​

▌ 業務打造個人品牌容易遇到的瓶頸?

業務員做個人品牌真的有幫助嗎?這是一個我常常被問到的問題,我通常用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來回答這個問題。 ​ 身為一個保險業務員,我持續在網路上分享保險科普知識與自己的理財觀點,有一篇關於為什麼我選擇在台北市租房而不買房的文章引起大家的討論,也被轉載進去一個不錯的臉書社團裡。 ​ 後來有一位台南的眼科醫生看到了,很認同我的理財與保險觀,就主動私訊我跟我預約保單心智圖健檢,經過兩次的線上討論,然後就很快地約在台南高鐵站,用30分鐘完成簽約,成為我的保戶。 ​ 這也是為什麼我堅信一個業務員一定要做個人品牌的原因!因為透過網路內容的傳播,我們可以跳脫出傳統的業務模式,讓客戶還沒有真正見到我們一面之前,就開始信任我們,讓成交可以越快越輕鬆。

▍打疫苗產生血栓,靠保險可以嗎?

最近在準備【全民抗疫時代 怎麼保才安心?】分享會時,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我覺得挺值得跟大家分享的。 我們都知道新冠肺炎的重症有可能引發肺纖維化,情況符合時是會啟動失能險的。但是如果擔心因為打AZ疫苗產生血栓的副作用時,該保什麼險呢?

▍Small Coffees Big Change #週五咖啡好朋友

關於我

  • 自我介紹
  • 保險白話文
  • 電子報訂閱
  • 退費政策

文章分類

  • 失能險
  • 網友提問

聯絡我們

  • Email: kouchun@gmail.com
  • 聯絡電話: Line id : kouchunh
  • 公司名稱: 保險中肯哥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保險中肯哥 謝克群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