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中肯哥 謝克群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
  • 保單心智圖檢視
  • 線上課程
  • 保險白話文
    回主選單
    • 新生兒保險
    • 失能險
    • 醫療險
    • 旅平險
    • 儲蓄險
    • 長照險
  • 成長新法
    回主選單
    • 個人成長
    • 學習心得
    • 跨界思考
    • 靈性成長
    • 好書推薦
    • 銷售賦能
  • 投資理財
    回主選單
    • 美股投資
    • 退休規劃
    • 理財心法
    • 勞保勞退
  • 保單諮詢
  • 喝杯咖啡
  • Join us
  • Login
  • 0
    保險中肯哥 謝克群
  • 關於我
  • 保單心智圖檢視
  • 線上課程
  • 保險白話文
    新生兒保險 失能險 醫療險 旅平險 儲蓄險 長照險
  • 成長新法
    個人成長 學習心得 跨界思考 靈性成長 好書推薦 銷售賦能
  • 投資理財
    美股投資 退休規劃 理財心法 勞保勞退
  • 保單諮詢
  • 喝杯咖啡
  • 文章總覽
  • 分類
  • 保險白話文 (119)
    • 社會保險 (2)
    • 業界剖析 (10)
    • 失能險 (6)
    • 新生兒保險 (4)
    • 醫療險 (7)
    • 旅平險 (1)
    • 儲蓄險 (3)
    • 壽險 (2)
    • 風險管理 (3)
    • 長照險 (1)
    • 常見問題 (3)
    • 車險
  • 保險資訊懶人包 (17)
  • 網友提問 (6)
  • 隨筆 (8)
  • 投資理財 (22)
    • 退休規劃 (4)
    • 勞保勞退
    • 美股投資
    • 理財觀念 (5)
  • 跟我喝咖啡 (7)
  • 成長新法 (94)
    • 靈性成長 (11)
    • 保險業生存心法 (32)
    • 好書推薦 (5)
    • 個人成長 (11)
    • 學習心得 (6)
    • 跨界思考 (6)
    • 親子教養 (3)
爸媽保險怎麼辦、父母團保建議、長輩保險推薦、父母健康保險、公司團保附加家人
  1. 首頁
  2. 部落格
  3. 保了這麼多,為什麼還不夠?
保了這麼多,為什麼還不夠?

你的保險有包含這兩個最重要的風險嗎

保了這麼多,為什麼還不夠?

2025 Jun 27 保險白話文 風險管理 常見問題
內容目錄
  1. 關鍵風險一:高額醫療費用對家庭的衝擊
    1. 肺腺癌與標靶治療的真實代價
  2. 關鍵風險二:完全失能帶來的家庭長期照護壓力
    1. 岳父意外失能,讓我們體會什麼叫真正的「長期支出」
  3. 怎麼準備這兩個風險?
    1. 一、實支實付醫療險:建議額度 20 萬以上
    2. 二、失能或長照保障:壽險+長照險雙軌備戰
  4. 為什麼這兩種風險比你想像的更常見?
  5. 結語:檢視自己是否買對,而不是買多
  6. 延伸追蹤

檢視保險迷思:你真的買夠了嗎?你的保險有包含這兩個最重要的風險嗎

 

保險買多了,但買對了嗎?

 

許多人常覺得自己保險買得夠多、保費繳得夠高,甚至被業務員推銷到有些厭煩。然而,當真正的風險來臨時,你是否能確定自己的保險保障真的是「買夠了」?還是其實只是「越買越多」,卻沒有真正保障到最關鍵的部分?

在我服務保險行業這 10 年來,接觸超過上千位客戶,我最常做的第一件事,是請對方回想:「發生什麼樣的風險,對你與你的家庭影響最大?」只有找出關鍵風險,才能把有限的預算花在最需要的地方,讓保費真正花在刀口上。

今天,我想分享兩種最常見、也是最具破壞性的風險,並用我親身接觸的兩三個故事,帶你了解這些風險有多現實。


 


關鍵風險一:高額醫療費用對家庭的衝擊

 

肺腺癌與標靶治療的真實代價

 

我有一位客戶,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高階財務主管。當時她年薪 600 萬、先生也在業界研發部門工作,家庭總收入高達 1200 萬。然而,一場肺腺癌末期的診斷,讓這個家庭瞬間停下所有收入來源。

她選擇自費接受標靶治療,因為等健保給付的程序可能來不及。結果每兩週就需支付 20 萬元醫療費用,一個月下來就是 40 萬元。所幸她當時有購買實支實付醫療險,但額度不足,每月最多只能理賠 30 萬,等於她仍需自掏腰包 10 萬元。

七個月的治療期間,她花費超過 280 萬元,但最終康復回到職場,撐過了最艱難的時光。也因此,我開始強烈建議客戶實支實付醫療險的額度至少要有 20 萬以上,才能應付自費藥物與高額醫療開銷。


關鍵風險二:完全失能帶來的家庭長期照護壓力

 

岳父意外失能,讓我們體會什麼叫真正的「長期支出」

 

8 年前的一天,我太太突然打電話說:「爸爸跌倒了,在急診室。」我趕到醫院,發現岳父因為腦部撞擊陷入昏迷,後來雖然成功救回一命,卻從此進入完全失能狀態。

他無法自行進食,必須插鼻胃管,完全癱瘓。雖然出院後已不符合醫療險理賠條件,但生活照護的開銷巨大。我們讓他住進桃園單人房的養護中心,每月費用超過 7 萬元(含護理人員、外勞、尿布、營養品等),幸好有事先幫他投保一份 1000 萬元的意外壽險。

因為這次是「意外造成完全失能」,該保單理賠每月 10 萬,連續給付 100 個月,總共 1000 萬。正因如此,我們有選擇空間,能提供他最好的照護,不需讓太太或岳母親力親為、犧牲生活品質。
 


怎麼準備這兩個風險?

 

一、實支實付醫療險:建議額度 20 萬以上

 

實支實付醫療險可理賠自費手術、標靶治療等項目。現在許多癌症用藥並不包含在健保內,自費金額動輒每月數十萬元。保單額度不足,就會讓家庭陷入經濟困境。
 

二、失能或長照保障:壽險+長照險雙軌備戰

 

目前許多失能或殘扶險已停售,因此建議從以下兩個方向著手:

  • 壽險保額拉高至 1000 萬元以上:萬一完全失能,仍可啟動壽險給付。

  • 購買長照險:長照險涵蓋失智與身體機能退化(依巴氏量表標準),是目前僅存能處理長期照護費用的保險商品。
     



為什麼這兩種風險比你想像的更常見?

 

我們總以為生病會住院、理賠就好。但事實是:很多時候你雖然活著,但失去了工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還需要長期照護,這是對家庭經濟最大的打擊。

回顧我岳父的例子,他原本每月可貢獻家計 10 萬收入,突然變成每月支出 8 萬,家庭每月現金流差額瞬間變成 -18 萬。如果沒有那一張 1000 萬的保單,我與太太不敢生小孩,也無法安然度過那段照護壓力期。



結語:檢視自己是否買對,而不是買多

今天這場分享,你可能會發現一個重點:不是你買了多少保單,而是你有沒有買對。真正關鍵的保險,不是「有買就好」,而是當風險發生時,它能真正撐住你與你所愛的人的生活。

請記得這句話:

你最有價值的資產,不是你的房子,不是股票,而是你「持續工作的能力」。而保險的價值,就是當你失去這個能力時,仍能保住生活品質與尊嚴。




延伸追蹤

我是保險中肯哥,目前在台新人壽擔任資深壽險顧問,也會在 TikTok、Facebook 定期分享實務案例與理賠知識。如果你想檢視自己的保險保障是否足夠,歡迎私訊我諮詢。

你可以:

  • 搜尋「保險中肯哥」網站,裡面有近 200 篇保險理財文章。

  • 在 Facebook 搜尋「謝克群」(就是吳克群的克群)直接追蹤我。

  • 或加我的 LINE ID,我會用線上會議協助你 30~45 分鐘內看懂自己的保單內容。

讓我們用正確的觀念與行動,把保險變成真正有用的資源。





-----------

以下是透過AI整理出來的直播逐字稿



檢視保險迷思:你真的買夠了嗎?
今天我的主題是:其實我相信大家都覺得保險買很多,也很討厭業務員一直騷擾你,有沒有?一直叫你買新的保險。但是,常常會有人會覺得說:「我保險買很多了,那我保費繳很高了,那可是我真的保險是買夠的嗎?」

我就覺得說,其實這個思維很容易掉入一個**「越買越多」的情境裡面**。所以,其實我在跟我的朋友聊保險的時候,我就會先告訴他們:「我覺得在保險的領域,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對你的家裡衝擊最大?」

我從事保險這麼久,你看我大概做保險10年了,聊的人應該有超過上千位了。好,那TikTok的夥伴、朋友大家好,就幫我愛心點起來!

那到底,到底在這個人的保險範圍這個世界裡面,如果大家可以知道,什麼樣的情況發生、什麼樣的風險發生,對你和你的家人衝擊最大?那你是不是先把最節省的預算,先買這兩個預防風險的保險,對你來講是不是最有意義?所以你的保費才能真正花在刀口上! 對,好。

兩大關鍵風險類型
所以我今天想要跟大家聊這兩個風險,我會用大概兩三個故事,讓大家知道說實務上我們真的會遇到的風險是什麼。而且我跟大家講,還真的包含我自己親身發生在我家裡的故事。所以聽到我的朋友,可以幫我連點愛心起來,讓這個直播讓更多人看到。

那在晚上的時候,在要睡覺之前來聽聽我的聲音好不好?可以有助於睡眠,這樣子。好。

那跟大家介紹一下,我是保險中肯哥。那如果Facebook的朋友,最近有不知道為什麼,最近追蹤我的人好多。但是我很多是最近拍了兩三個直播剪成的短影片,有理賠聯盟鏈、有實支實付、有新式實支實付到底怎麼買。我這兩個禮拜在Facebook好像有兩三百個人追蹤我,也讓我每天打開來都有人來追蹤我,覺得也蠻有趣的。

好,那我是保險中肯哥。我在保險業,我36歲的時候進保險業,現在已經46歲了。我目前在台新人壽服務近10年,是資深壽險顧問。我比較擅長用一些很淺顯易懂的文章。如果Facebook朋友會看到我很多文章,在TikTok上我現在也是像這樣,就會盡量直播,每天半個小時跟大家聊聊。我覺得我好像也蠻適合這個方式的,我就把我平易近人的內容,再寫成文章這樣。所以大家如果有興趣,都可以在網路搜尋**「保險中肯哥」**,你會發現我有一個蠻不錯的網站,大概現在有快200篇文章,都是關於保險理財相關的。好,對,那我就開始了。

風險一:高額醫療費用衝擊家庭
我先跟大家講第一個風險,這是一個真實發生在我自己主管客戶身上的故事。這位客戶是一位大姐,她其實是台灣現在最有名的半導體業的財務高階經理人。所以大家可以想,大概在2000年的時候,她的年收入很高,年薪大概600萬。她先生也是半導體業的,是真的類似研發製程,所以那時候其實也非常的受歡迎,真的被大陸挖角過去大陸那邊。

年收入600萬,可是有一天,他們有兩個兒子在讀大學,有一個在美國念書。有一天她去做健康檢查,發現說她罹患了肺腺癌末期。我就跟大家講說,其實台灣人現在因為我們的PM2.5、空污真的是很嚴重,所以大家要記得,我們現在為什麼台灣人罹患肺腺癌的比例這麼高?我跟你講,就是因為PM2.5真的很嚴重,不管是汽車或什麼的,都個個PM2.5會很高的原因,這說出來講不清楚,大家也不見得知道。

但是跟大家提醒題外話,大家記得家裡要裝那種或車上記得要裝防PM2.5的空氣清淨機或濾網好不好?最好每一兩年的時候,去多做一個叫「肺部低劑量斷層掃描」的檢查,它大概自費六七千塊,那真的很有幫助,因為它連初期(連一起)的肺腺癌都可以很快就掃到。那如果你只是初期(連一起),你這只是開個刀,連放化療都不用,可能過一個禮拜就可以上班了。因為我目前已經有兩個客戶是這樣(低配)。

可是我們這位大姐,她其實就沒有做這個檢查,所以當她發現的時候,她已經是肺腺癌末期了。那可是她後來不放棄,她也很認真,她也是一個高知識分子。所以她就先去住了兩三…當她發現的時候,她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去拜訪了好幾個醫生,最後總結出一個還不錯的標靶治療方案,就讓她去打。

好,一個月之後,再開始就跟我的學長開始申請理賠。我跟大家講,她每次送來的收據,每兩個禮拜就會給我們一份,那個就是醫療費,醫療費用的收據。她都花二十幾萬在打所謂的標靶藥物,二十幾萬!每兩個禮拜二十幾萬!

後來我們就跟學長聊,他說因為醫生說其實她這個狀況,本來有一些標靶藥物是可以健保的。可是通常要動她打這個藥物,就要符合健保,一定要前面第二線的藥物用了沒有用好,她才能用。可是她知道她需要很快地接受治療,因為大家想一想為什麼?因為她大姐,她是不是馬上留職停薪就去接受癌症治療?那是不是她當下她600萬的收入就停下來了?對不對?她先生那時候在大陸,一聽到太太這樣子,當然就直接離開公司,辭職回來陪伴太太。因為他怎麼知道太太會不會是她人生的最後一年?所以等於說夫妻兩個這麼高薪水,年薪1200萬收入的家庭,瞬間沒有收入了!

當然他們平常之前已經累積很多了,對不對?但是他們其實是很害怕,還是會很害怕。因為他們沒有收入的,但是她知道說她一定要用很好的治療,快速讓自己康復,這樣她才可以有足夠的收入。那也可以,當然是她想要陪伴她的孩子很久。所以她就選擇更好的療法。所以她真的就兩個禮拜打20萬,那一個月是40萬。各位,我們想一下,哪一個平常的家庭可以支付得起這樣的費用?

那後來我跟大家報告一下,她真的就打了大概七八個月的標靶,也就是她大概打了15、16次的標靶。每次真的我們看收據,我們這邊有表,我們統計說每次每兩個禮拜真的就花20萬。那還好的是說,她有一個實支實付的保險,這也是我想要跟大家強調,實支實付在這種狀況之下,真的會幫她很多。可是那時候她買的額度不夠,只有買每兩個禮拜會賠15萬。所以其實我們公司每次都算完都賠滿,賠滿可是她花40萬的,那我們最多一個月才賠30萬。所以大家可以想像她每個月還是自己付10萬這樣。

可是,她大概七個月之後,她就康復了。這也不是說康復,她算是初步控制了癌症,她就開始繼續回去上班了。所以直到那個時候她回去上班的時候,她才是真的是比較安心的。

結論:實支實付的重要性
所以我想要跟大家講的第一個風險就是:我們有沒有可能會罹患一些疾病?這個疾病是我們需要不斷地去打自費的藥物?那打了會不會好?不一定。好,可是不打可能真的就不OK。

大家在線上,除了可以追蹤我去了解之外,你可以去Google一下,就是**「標靶藥物費用」,你會發現其實看這個不同的癌症怎麼樣,就會有3萬到二三十萬,不同部位的癌症都會有可能。所以呢,謝謝阿凡你的關注!這就是這樣的風險,真的是目前就只有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可以保到。

金句分享:最有價值的資產是「工作能力」
大家好好,謝謝大家,也麻煩幫我愛心點起來哈,連點愛心讓我這個直播可以繼續往推給更多人看,我今天講的真的是一般保險永遠不見得會講清楚的東西跟大家分享。好,所以其實很重要,因為大家記得一個我的金句,跟大家講:其實你最有價值的資產呢,不是你買的房子,你更不是你買的股票,而是你現在可以持續工作賺錢的能力。

可是一旦我們罹患這種疾病,比如說癌症或什麼的,它會讓我們收入中斷也就算了,它可能還要我們健保沒有給付,或者需要自費使用一些健保不會給付的藥。那我們可能一個月就要燒家裡3萬、5萬、10萬塊,那到底誰撐得下去?對,哪一個家庭撐得下去?所以大家一定要去檢視一下,你的實支實付的額度,雜費是不是最少有20萬以上?

我也是因為這個大姐的案子,以前我可能只賣10萬,看到這個大姐案子之後,我就直接把我客戶拉成20萬以上。因為你看實支實付是兩個禮拜,它會賠20萬。那這位大姐,她最極端就一個月花40萬的標靶,所以她起碼每個標靶都可以賠到。對,所以這個是我覺得比較嚴重的風險。

住院手術的風險
好,那當然實支實付還會賠一個住院手術。我跟大家講,住院手術也是一個風險。我最近有一個客戶,我最近都一直找到他。在去年,他是工程師,每天在內科上班,家裡住三重。有天他回家路上,不小心被車撞到,大腿這邊就骨折,而且還是蠻嚴重,有一部分是粉碎性的骨折。

醫生就跟他講說,這個治療可以不用打石膏。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骨折過,有的骨折,那打石膏裡面真的是非常難受,不能洗澡。對,好。所以他當然就選擇不要打石膏。但是他當然先打電話問我說:「中肯哥,你幫我買…我現在在你身上的實支實付,那每一次開刀最多可以賠多少錢?」那我幫他看了一下,那時候我幫他買的大概是40萬的額度,手術大概40萬的額度。

好,謝謝靜園,感謝你,我也愛你,哈哈,幫我點起來,謝謝點愛心。好,謝謝!臉書的幫忙按讚,謝謝你們!這樣子會更多推播給更多人。所以醫生經常講,不用擔心,你不用包石膏。現在有鋼釘還是鈦合金,我搞不清楚了。反正他打…他就不用包石膏,裡面就打…帳單來,我看了嚇一跳,那大家可以想像,動一個骨折手術就花了27萬。還好他的實支實付有40萬,那我們公司就全賠給他了。對,不然你就可以想,一個很節儉的男生工程師,為了可能為了買房、為了結婚存錢,可能一瞬間你就要噴掉27萬,你過去的儲蓄都沒有了,不對?好。

所以大家一定要記得好好地去找你的業務員,檢視你的實支實付的額度夠不夠。那如果你覺得不是很相信你現在的業務員的話,你也可以追蹤我,我的頭像上面有Line ID,你可以加我。TikTok夥伴是你可以Line ID,臉書的人就直接私訊我就可以了。或者,大家你可以直接在Facebook上直接搜尋**「謝克群」**(就是吳克群的克群,我姓謝),那你就可以追蹤到我。這些私訊就跟我預約,那我可以跟你做線上的會議。如果你不想要跟我實體見面有壓力,其實我也不想要跟你見面,我也不想給你壓力,所以我們就約線上幫你看一看。這樣很快的,我的功力已經可以半個小時45分鐘,應該就可以解決大家問題了。好好。

這是第一個風險,有沒有?我們會不會發生一些疾病或意外,會噴掉我們很多錢?那手術是一大筆錢,二三十萬。第二種狀況,就是會持續不斷打自費的標靶藥物,不能停,那也更影響家人更深。

風險二:失能狀態對家庭的毀滅性打擊
那我再跟大家講另外一個更嚴重的狀況。當然我想過這個人,我們剛才就講醫療險,可是這個人他不管是疾病或是意外,他如果出院的時候,有沒有可能一種狀況是,他雖然命撿回來了,但是他從此就變成失能的狀態? 也就是可能是我們叫做完全失能。

什麼意思?我就直接跟大家講說我岳父自己的例子,那這個真的影響我一輩子很深。我,我我自己、我跟我太太,我們都是被保險拯救的人。為什麼?因為大概在8年前,有一天禮拜一的早…有禮拜天的…禮拜一的中午剛吃完飯,我記得是1點多。那時候我走在南京東路上面,我就接到我太太一通電話跟我講說:「老公,你現在馬上到台大醫院的急診室。」對,好。我說:「怎麼了?」她說:「我爸爸在店裡面跌倒了,撞到頭,我現在在台大醫院急診室。」

剛好我那時候在大馬路旁邊,我手一攔,那台計程車就停下來,就直接過去。到那邊的時候,我就看到我岳父狀況很G(對),他就昏迷的。可是他只有一半…他如果人的臉,你把身體切成一半,他只有一半的手跟腳是一直抽動,一直好像動動,可另外一半不會動。反正看起來就很不對。醫生就趕趕快去推,去做腦部斷層掃描。真的是用衝出來,我跟你講,我那印象超級深刻,叫我太太跟岳母簽名,要同意動手術,不然馬上就會有生命危險。

我問大家一件事,這時候到底你要不要簽?我覺得很難不簽,為什麼?因為你怎麼有辦法可以想像說昨天還跟你吃飯的爸爸,今天就不在了呢?對。所以我們當下的反應一定是趕快開刀,趕快救他,對不對?後來真的手術還算成功,他做了兩次開顱手術,然後在加護病房昏迷了一個月多。好,慢慢慢慢消腫,這樣子。因為他等於是開腦,大家可以想像那個腦後面,因為他後面的撞…他是這樣仰著倒撞到地上。好,剛好房東在跟房東聊天,所以完全沒有Delay,就直接送醫院。房東就直接打電話叫救護車。這邊就碎掉。

但是他醒來之後,他沒有昏迷不醒,但是他變成一個baby。眼睛睜得大大的看著我們,手腳會不由自主亂動,沒辦法進食,插鼻胃管。這樣子。好,難言。但是他就醒著也會睡覺。這樣子。他就是我們保險面其實應該是說人生,我覺得最嚴重狀況叫做完全失能,叫全殘。這個在保險的定義我跟大家解釋一下,就像大家知道,植物人有時候是昏迷的,或者是全身癱瘓。像我岳父就是全身癱瘓,然後只能用鼻胃管進食,就失去了進食的能力。或者是兩顆眼睛、兩隻手、兩隻腳,這是6個,有兩個…少掉兩個就可以算是完全失能的狀態。但我岳父的情況是最嚴重。

為什麼?因為他這種情況,我們就真的需要專人的照顧他。所以大家可以想像,而且他其實除了腦部壞死,開刀完他已經離開醫院了,所以他的醫療險完全不會理賠了。各位,因為健保頂多讓他住在住6個月的復健病房,之後就會請他出來了。所以我們就只好去外面找安養中心、養護中心。對,養護中心。所以是這樣的狀況。

那跟大家講我們怎麼照顧他們。我們就在桃園找了一個養護中心給他,給單人房,那還4萬多塊。可是養護中心的人力比真的是蠻少,他們都是請越南的義工,但是一個義工要照顧10個人。那我們當然是覺得不太OK這樣。所以,我們就自己再給他請了一個外勞。外勞是不能住在那邊的。所以每天就是這樣子往返,從台北然後坐火車到桃園車站,安養中心就在桃園車站旁邊,我就要照顧他。

那大家猜一猜,我們一個月花多少錢?阿凡從頭到尾聽到現在,要不要猜一下?阿凡,你覺得我們那時候照顧我岳父,一個月花多少錢?點註上面的朋友也可以猜一下。那我們真的一個月大概花7到8萬照顧他。阿凡說3萬塊有點少。因為為什麼?我跟他講,你看,我們在安養中心單人房就要4萬塊,一個外勞要3萬塊,4萬塊加3萬塊是7萬塊。他還要,他還有尿布和膳食費。對對,還要喝安素。對,因為他都是用灌的,灌安素。

為什麼人家說看你家好有錢?為什麼可以?我跟你講,還不是的,我們這家人是被保險拯救的。因為雖然我岳父那時候已經很年輕,大概五六十歲就得過淋巴癌了。我岳父出事情的時候,他七十幾歲,得淋巴癌,所以他也沒有買買任何醫療險。如果因為我覺得他真是很喜歡亂跑,所以就給他買一個蠻高額的意外險,1000萬。那他是因為他意外但是造成完全失能,這麼嚴重狀況。

我跟大家講,除了之前大家聽到什麼失能險會理賠、長照險會理賠以外,其實有一個險種是大家忽略的,就是壽險會理賠。那我岳父的那個就是意外壽險,他因為他意外造成完全失能,所以他意外壽險會賠。所以說真的,我剛剛跟他講,他賠額度很不錯,他每個月還給我們10萬塊,會給100個月。各位,100個月大概等於8年。所以我們說真的,你看就拿10萬塊,我們才有辦法有選擇權,給我岳父這麼好的照顧。對不對?因為7萬、8萬還剩下兩三萬,還可以給岳母當做生活費,對不對?

所以還好真的有這個保險,不然那時候我跟我太太才剛結婚,我們如果沒有這個保險,大家想就算我們把他接回來,在家裡你請個外勞也要三四萬塊啊!對,那我們真的敢生小孩嗎?我覺得絕對是不敢的。為什麼?因為我跟大家講,那是我岳父的狀況,是他沒有什麼管可以拔,哦,對,他其實他身體也是很健壯。我們幫他請了那個外勞,還非常認真,每天就幫他運動。所以你他,大家可以想像他的手背是比我還粗的,你看我其實算已經算瘦的,他到後來走了,真的最後七八年以後走掉的時候,他身上的其實肌肉都還是有保持住。

對,所以我們那時候我跟大家講,那個時候的真正恐怖點是其實雖然我們有那10萬塊,可是我們會擔心,因為100個月就等於8年而已。八年之後他如果還活著怎麼辦? 對,哦,所以這個狀況是,我覺得比生病一直要打針吃藥更嚴重。為什麼?因為你已經離開醫院了,連醫療險都不會賠了。可是你不只不能賺錢把錢帶回家,你還要花家裡的錢。

我跟大家講,我岳父那時候是在東門站開一個賣舊東西的店。有時候拍電影都會找他,因為他真的很喜歡那些東西,他做得很好。要拍電影要買道具的時候就會去找他。那個電影版一開始可以帶10萬塊回收入,有10萬塊。可是你看我岳父這樣一走,他少了10萬塊,還要付8萬塊。所以他其實對家裡的衝擊是負18萬一個月。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如何應對失能風險?
所以這樣的問題到底要怎麼解決?我跟你講,以前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失能險、殘扶險,可是現在都停售了。所以現在就只有兩種險種可以解決:

第一個險種就是大家買足額的壽險。壽險的額度要夠高,你才有辦法解決完全失能的問題,不是嗎?

再就是長照險。因為長照險其實基本上是賠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失智。對,賠失智,它就會去有一個失智表,你大家可以去賠失智。

那再就是巴氏量表。如果有三個不能好,那基本上完全失能狀況應該就是符合。像我岳父完全長照。

可是現在長照真的是有點貴了。所以我反而比較推薦是大家有足額的壽險。比如說像我就鼓勵我的客戶身上有1000萬的壽險。為什麼?因為你要假設你真的像這種狀況,中風變成全身癱瘓,生病也會,那意外也會,對不對?你起碼留個1000萬,讓家人能夠照顧你。那如果你真的不小心中風直接走掉,或是意外直接走掉,那起碼你有留個1000萬,給你的爸爸媽媽、給你的太太小孩,才會解決問題。

錢真的沒有辦法替代你,可是它真的可以,要嘛你在你活著的時候,給你家人足夠的選擇權,讓他可以像我岳父,他就可以選擇用錢照顧我岳父。我岳母就可以用錢選擇用錢照顧我岳父,因為她可以錦衣玉食,而不用自己下去照顧。那你在不在的時候,你起碼留下足夠的保險額度,讓你的剩下的家人,他不會因為你的離開,他們的人生就從此再被…再被改變,從此甚至有些人很慘,從此就掉到家庭,就掉到貧窮線以下。

如果那個發生事情的人是家裡的經濟主力,對不對?我們有好有…比如說大家想竹科工程師都賺很多錢,身體都超差的,工作超忙的,有時候半夜一兩點才回家,常常都過勞。那這個人如果倒下,那他請問一下他太太有兩個小孩,背著房貸是要怎麼過?沒有足夠的保險額度怎麼過?不管是有沒有完全失能,或是或離開,對不對?

總結與呼籲
所以今天大家花30分鐘時間,跟大家講一下,我來總結一下。我的標題是說:「你覺得真的保險買夠了嗎?」

那請問一下你的保險有沒有Cover到我剛才跟你講的第一個風險:得一個重病,需要不斷地吃…得個重病或是有個意外或動手術,一次可能動一次二三十萬自費的手術? 這是第一個。在需要不斷地打標靶藥物,每個月都要打標靶藥物? 好,對,這樣子。那你一定要先看,你追求的是你的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有沒有起碼20萬的額度,可以讓你每兩個禮拜可以動一次手術或每兩個禮拜可以打一次自費藥物。 喝口水,這個是很重要的。

那如果沒有聽到的朋友,其實大家歡迎你可以追蹤我,追蹤起來。那我也會把今天內容,我今天終於有錄到影了,上一次的那個錄影竟然TikTok沒有幫我自動錄影,所以我這次有手動錄影。那我,我我就會把它再剪成短影片,如果適合我就剪成短影片,大家可以看。

那第二個風險:當我們出院以後,我們或是從醫院出來以後,有沒有可能,雖然我們被救活了,但從此變成完全失能的狀態? 就像我岳父一樣,真的是很有可能中風,有可能完全癱瘓,對不對?出車禍什麼意外,有可能完全植物人。那這時候對家裡真的是會被你完全拖垮,因為你不只不能再賺錢了,家裡還要多付很多錢照顧你。就算把你接回來自己照顧,也要兩三萬塊,對不對?那就算不請外勞,父母照顧,那你父母能夠照顧你多久?我跟他講,遇到這種狀況,再好的夫妻都很難。我真的很佩服那種還可以持續照顧他另外一半,這樣狀況還要帶小孩的。

好,大概今天大概剛好時間是30分鐘啊。感謝大家!那也歡迎大家去持續追蹤我。竟然還有人送我愛心跟鑽石,謝謝謝謝,謝謝大家!反正我以後盡量每天都上線,跟大家聊個30分鐘啊。如果大家喜歡這樣,就免費當這個廣播節目聽一聽也好,30分鐘也不會很多。

個人照片

感謝你的閱讀,希望這些內容對你有幫助Ken
我是謝克群,江湖人稱中肯哥

留美壽險顧問,目前任職於台新人壽。透過分享專業保險科普與生活自癒故事, 讓一般民眾能夠釐清購買保險所發生的問題,找到安心詢問的方式,避免人情保單的壓力和困境。 並且陪伴每一個客戶在歷經人生轉折時,找到新出口, 同時傳遞婚姻經歷和親子陪伴心得,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幸福。

我有幾個特別服務可以預約,體驗過的朋友都覺得很有價值的,歡迎你的預約~

最中肯的保險健檢諮詢 找中肯哥喝杯人生咖啡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三面向勾勒業務員的個人品牌

當一個業務員下定決心要開始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後,第一個步驟就是定位自己的品牌,也就是知道你的品牌要做什麼,而且是你想要做或是有熱情想要做的事情,這樣你才會有足夠的自信去打造自己的品牌。

【不想問業務員也能查保單?】兩個方法和一張表幫你自主整理 ​

之前寫了一篇「三步驟教你使用「保單存摺」系統」文章​ 教大家怎麼使用壽險公會最新出的網站系統​ 了解自己到底有哪些保險​ ​ 但實際帶客戶用過幾次後​ 發現背後還是有很多背景知識需要補充​ 所以發願來寫個「自學保單整理」系列文章​ 期許朋友們看完後就能夠按部就班​ 整理出自己的保單,了解自身的保障​ ​

【#銷售力賦能系列】業務的本質

你有曾經想要從事業務工作嗎?或是你對業務這樣性質工作嚮往呢? 從年輕時開始,我就常聽人家說,這輩子一定要做一次業務;甚至說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最好是業務,也會有很多前輩告訴你, 很多企業家、大老闆、公司高層都有做過業務。做業務這些年每當有人問我,我都回答得很謹慎。直到自己站穩腳步, 當過招募業務的主管,也親身培育一些新人業務後,我才可以比較肯定地說出我的想法。

▌三種適合業務員寫的品牌故事

最近個人品牌的議題很夯,也越來越多業務人員想要學習這塊領域。個人品牌代表一個人的象徵,也就是「你」的展現,從外在形象、內在涵養、理念願景、價值觀等,都是個人品牌的關鍵元素。簡單來說,個人品牌就是「別人想到你時,會聯想到的關鍵字」。想要打造這些關鍵字,其實有不少的方法,而說故事就是一個特別適合業務人員的方法。

該不該生小孩

▌怎麼決定該不該生小孩?

▍善用團險、責任險 轉嫁風險

國內疫情日趨嚴重,​ 漸漸演變成要與病毒共存的狀態。​ ​ 在這段期間我也陸續接到一些身為企業主客戶的電話,​ 詢問是否應該替員工購買防疫保單。​ ​ 我除了讚賞他們替員工著想的初心之外,​ 也提醒他們應該從以下​ 幾個不同的保險面向去評估疫情對企業經營的風險,​ 也在此提供給各位企業經營者們參考。​ ​

關於我

  • 自我介紹
  • 保險白話文
  • 電子報訂閱
  • 退費政策

文章分類

  • 失能險
  • 網友提問

聯絡我們

  • Email: kouchun@gmail.com
  • 聯絡電話: 0983018910
  • 公司名稱: 保險中肯哥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保險中肯哥 謝克群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