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訊懶人包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
  • 文章
  • 聯絡我們
  • Join us
  • Login
  • 0
    保險資訊懶人包
  • 關於我
  • 文章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保險白話文
  • 保險資訊懶人包
  • 社會保險
  • 業界剖析
  • 失能險
  • 學習心得分享
  • 網友提問
  • 靈性成長
  • 隨筆
  • 銷售力賦能
  • 投資理財
  • 週五咖啡好朋友​
  • 退休規劃
  • 好書推薦
  1. 首頁
  2. 部落格
  3. ▍2021年保險業年度趨勢觀察

▍2021年保險業年度趨勢觀察

2021 Feb 07 保險白話文 業界剖析

Podcast好聽版

 

哈囉,我是克群!

去年,2020年你過得好嗎?

毫無疑問的,2020年是動盪的一年,許多意想不到的風險接踵而來,對各行各業都造成巨大的衝擊,而台灣保險業也無法倖免,這一年來出現了好幾個重大的產業變化,弄的大家人仰馬翻。

不過這些衝擊看似危機其實也可以是轉機,可能是因為之前做過股票分析相關工作的原因,我一直對於觀察產業很有興趣,所以這篇文章我想透過個人觀點來談談,在這些變化中我看到保險業在2021年可能會什麼樣的新趨勢?



1. 實支實付理賠總額開始出現上限?



 
發生什麼事?


常看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認為最重要的保險就是實支實付的醫療險,如果你預算非常有限,那第一個一定要擁有的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然後額度要買夠,最好醫療雜費一次要有20萬,因為這樣才能應付如果真的得到癌症,每個月可能產生高額標靶藥物的費用。而這樣的保險因為沒有理賠上限再加上可以保證續保,往往可以替病人一年轉嫁掉兩三百萬醫療費的風險。但是,我最近注意到竟然保險公司開始推出新的實支實付,規定每年能夠理賠的總額上限!(如上圖)

 

我怎麼看?


我認為這是很糟糕的事情,台灣民眾將會失去最重要的保障。因為隨著台灣健保的入不敷出,民眾將來就醫會遇到自費情況的機率一定會越來越高,而實支實付醫療保險就是在這樣情況下唯一能轉嫁風險的方法。

我能了解保險公司一定會覺得實支實付實在賠太多了,但金管會也因此做出調整,規定一個保戶最多只能買三張實支實付,這種做法已經大幅度降低不肖客戶透過買多家保單來詐財的可能性,如果保險公司還要因此大改實支實付的理賠上限,對於台灣民眾來說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希望這個情況不要真的變成一種趨勢….

延伸閱讀  ▍三個你要知道「實支實付」醫療險的基本觀念
 

2. 終身型失能險大停售,長照險如何接棒?

金管會盯上 失能扶助險年底停售
 
發生什麼事?


再來要說的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失能險停售潮,失能險又稱殘扶險,失能險主要理賠因為疾病或意外造成的殘廢狀態,確認1~6級殘後可以月領或年領生活扶助金來取代失去的工作能力,而1~11級殘還會有一筆金的補助。

但是這樣的保險在2020年的年底開始因為理賠率太高,而受到監管機關的壓力,紛紛開始調整保費結構甚至停售終身型的險種。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終身型失能險都已經消失,往後應該只會剩下定期型的失能險留下來。

 

我怎麼看?


我認為失能險定期化應該會是個長期趨勢了,以後很有可能不會再有終身型的失能險了,就算還有公司出保費應該也會被大幅提高。其實這種情況符合歐美保險市場的狀態,目前在歐美所謂失能險(Disability Insurance) 絕大多數是最長到65歲的定期保險,只有很少數是終身型而且保費貴的嚇人。這也代表如果保戶想保障自己老後需要長照的需求,就必須再花另一筆預算購買長照險(Long Term Care Insurance)了。

同樣的情況應該也會發生在台灣,未來保戶將只有定期失能險可買,如果擔心老後失能,就要多花錢買長照險來轉嫁風險,所以這幾年有買到終身失能險的人可說是非常幸運,有搭上時代變遷的這班車。

再者,台灣之前的情況一直都是失能險理賠率高、長照險理賠率低,這造成失能險保費過低、長照險保費過高的情況。因此我認為金管會跳下來整頓失能險是有利於產業未來長期發展的,但另一個思考點是長照險的低保率其實和政府想解決老年化長照問題的初衷背道而馳,所以我認為當局也應該用同樣的標準去檢討目前市面上的長照險,讓長照險的理賠資訊一樣公開透明,如果可以將長照險的保費壓下來,對整個國家的發展才會有正面的效果。

延伸閱讀   ▍失能險大改變的影響是什麼?你需要失能險嗎?


 

3. 三大新制上路讓儲蓄險成為絕響,保障將成主流?

台灣保險史大變革/七一新制上路 保單未來怎麼買?
 
發生什麼事?


2020年7月1日開始,保險業三項新制上路,包括調降各幣別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提高死亡保障門檻、宣告利率平穩機制。這三項新制的細節可以參考上圖,對於保險最大的衝擊在於整體市場環境將非常不利於儲蓄險這樣的商品,調降利率代表儲蓄險保價金增長幅度降低,調高儲蓄險的死亡門檻讓更多保費在購買壽險保額上進而讓報酬率降低,而宣告利率平穩機制讓保險公司再也不能用前一兩年較高的宣告利率來變相地搶市場,這三個新政策就像三支箭一樣牢牢刺向習慣使用儲蓄險來吸取資金的保險公司,讓市場大亂,不得不說金管會一出手就打中要害。

 

我怎麼看?


我個人很贊成這樣的方向,因為我一直認為保險就應該回歸保障,我常講的口號是「讓保險回歸保險,儲蓄回歸儲蓄」,過往老一輩的客戶不喜歡談生死,所以以前習慣用儲蓄存錢的觀念來吸引客戶投保保險,但也造成一種亂象「明明繳很多保費但真的出事卻賠很少」,導致民眾對保險越來越反感,但卻沒想過是整個產業太愛賣儲蓄險了。這樣的環境不僅對客戶保障面沒有幫助,其實也會進一步推高保險公司本身的財務風險,對整個產業長遠發展很不利。

在我看來,未來保險市場會慢慢回歸到不還本、定期險這樣的趨勢上來,這也是我們可以重新教育客戶、教育市場的機會。我相信很多從業人員當初會加入保險業,也都是因為保險在保障層面上這層功能可以真正幫助到客戶,只是被這些年來談儲蓄談投資這樣的歪風帶偏了,現在是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讓我們自己趕快調整過來,回歸到保險就是保障這樣的初衷上來。

延伸閱讀   ▍三張圖教你看懂該買什麼保險

 

結語


不管你是保戶還是從業人員,希望我這篇拋磚引玉的文章能開啟你對保險產業更多的瞭解和啟發,加深你想了解自己保險的興趣,不如現在就拿起電話打給你的保險業務員,好好瞭解一下自己的保單是否有在新的趨勢上吧!

 

#謝克群Ken #保險資訊懶人包​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關於我

  • 自我介紹
  • 保險白話文

文章分類

  • 保險資訊懶人包
  • 失能險
  • 網友提問
  • 業界剖析
  • 線上分享會

聯絡我們

  • Email: kouchun@gmail.com
  • 聯絡電話: +886983018910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保險資訊懶人包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